日期:2015-05-05 浏览 返回公告列表

武汉理工大学2015年教师招聘计划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根据武汉理工大学2015年度招聘计划及相关规定,现面向社会常年公开招聘教师,有关事宜如下:

一、招聘范围与条件

  1. 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以及学校各项规章制度。

  2. 热爱教育事业,具有高尚的职业情操、严谨的工作作风及良好的团队精神。

3.具有博士学位,并且本科和硕士学习阶段原则上应取得国(境)内外知名高校的全日制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其中属国内高校与国(境)外高校联合办学学历项目的(不包括国际交流培训项目),应该取得国内或国(境)外高校的全日制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获得国(境)外知名高校博士学位的,其本科学历条件可适当放宽;

副教授及以上相当职称人员,应具有博士学位,年龄应在40周岁左右。

4.优势学科原则上应接收海外知名高校的博士毕业生或有海外工作和研修经历的博士; 有博士后流动站的学科或单位,以接收海外知名高校的博士毕业生和选留优秀博士后为主;对部分有行业技能要求的学科,可以从国内具有相关专业的知名高校接收毕业生。

5.身心健康,能胜任教师工作,原则上不超过35岁。

二、招聘程序

(一)教师常年招聘。应聘人员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1. 个人简历;

2. 各普通高等教育阶段学历学位证书、身份证以及相关工作、留学经历证明。在国(境)外取得学历学位者,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3.代表作、获奖成果证明。

(二)各二级单位进行资格筛选,组织本单位教授会对应聘者进行学术水平考核,通过考核后填写《拟接收(调入)人员考核审批表》报人事处审核。

(三)人事处对被考核人员进行资格及条件复审,报学校审批。

(四)学校审批通过后,各单位对拟聘人员进行网上公示,对公示无异议人员办理相关聘用手续。   

三、新招聘的教师,符合学校的学历要求,具有国(境)外留学一年及以上或国内外博士后工作经历,按事业编制接收;其他新招聘教师实行人事代理制度。

四、招聘专业与方向

序号

单位

学科和专业方向

1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含特种功能材料实验室

材料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加工工程

2

交通学院

船舶与海洋工程、港口航道与近海工程、交通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水声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3

管理学院(含危机灾害研究中心)

管理科学与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安全科学与工程

4

机电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工业工程、包装工程

5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油气储运、轮机工程、船舶机械或船舶电气、工程热物理、能源与动力工程

6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含道桥中心)

土木工程、城乡规划学、建筑学、市政工程、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产业经济学、经济法、建筑技术科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7

汽车工程学院

车辆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控制科学及工程、电气工程、电机工程、信息工程、材料加工工程、管理科学及工程、汽车服务工程和汽车工业装备及自动化

8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采矿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GIS、区域规划、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矿物加工工程

9

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类

10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

11

自动化学院

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12

航运学院

交通运输工程

13

物流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物流工程、物流管理、电气工程、自动化

14

理学院

力学、车辆工程、土木工程、数学、统计学、数理统计、物理、电子信息

15

化学化工与生命科学学院

制药工程、生物学相关专业(生化、微生物优先或有发酵经验、细胞培养经验者优先)、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16

经济学院

经济学、金融学、电子商务、

17

艺术与设计学院

动画、工业设计、信息设计

18

外国语学院

英语、法语、日语

19

文法学院

法学、新闻传播学、教育技术学

20

政治与行政学院

科技哲学、社会学、中共党史、政治学

21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理论、伦理学、中国近现代史

22

新材料研究所

材料化学、纳米功能材料、材料物理化学

23

光纤中心

物理、光电子

24

硅酸盐工程中心(含绿色建材中心)

无机非金属材料、无机化学、材料加工工程、数学、物理、机械、化学、土木工程、道路材料

25

智能交通中心

交通运输工程、信息类、计算机类(有一年以上留学经历)

 武汉理工大学招收博士后进站简章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简介

武汉理工大学合并组建10多年以来,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学校的博士后工作呈现跨越式发展态势。合校之初,学校仅有3个流动站,在站人员仅11人;到目前,发展到拥有17个流动站、在站人数达134人的规模。我校立足校情,找准自身发展空间,开拓进取,努力提升博士后培养质量,把作为人才蓄水池的博士后流动站逐渐发展成为有自己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高地。建设高水平的合作导师队伍,引领博士后学科研究的方向,让博士后在两年的研究期间迅速成长为具有独立科研能力的研究人员;探索国际化培养模式 ,依托博士后国际项目、学校自筹经费选拔优秀博士后到国外知名学府,从事项目合作研究;同时,吸纳海外优秀博士生来校从事研究。不断提升在站博士后国际学术视野;注重产学研结合,依托学校建工建材、汽车、交通三大行业董事会,先后与国内45家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及产业基地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培养了69名优秀的企业博士后,企业博士后培养工作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在学校良好的培养环境中,博士后群体日益成为设站学科一支充满活力的师资后备力量和科研生力军,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比例和资助等级在稳步提高。近五年来,40位在站博士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15位博士后获得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6位获得一等资助、63位获得二等资助。

 

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简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是1989年经国家人事部批准建站,由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单位共同负责建设。建站以来共招收了博士后研究人员123人,出站83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是武汉理工大学特色与优势学科,也是“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198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首批获得材料学博士学位授予权,1987年国家计委批准建设“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1988年被列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01年重新列为国家级重点学科),1989年设立博士后流动站,1997年被确立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1999年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学科先后设立“长江学者”特聘岗位。2000年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材料加工工程”与“材料物理与化学”分别于1986年和2003年被批准为湖北省重点学科,2004年设立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岗位;“材料学”于2004年被评为湖北省高校有突出成就的创新学科。2007年“材料科学与工程”被列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011年科技部批准建设“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目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已形成了研究基础雄厚、内涵丰富、多学科方向、国内领先的学科平台;省部级科研与教学基地;建立了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特种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材料研究与测试中心部门开放实验室、湖北省生物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等十个国家、省部级科研与教学基地,;拥有专业实验室面积40500m2,百万元以上仪器设备60多台套。这些科研基地从材料组成和结构分析、材料制备与加工、材料性能评价到材料重要应用的工程化研究与工业性试验,装备了功能比较齐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仪器设备。围绕主要研究领域建立了广泛的国际科技合作,与哈佛大学、日本东北大学、牛津大学、加州大学、加拿大燃料电池国家研究院等国际著名大学与研究机构开展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建立了“材料复合新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材料复合新技术与先进功能材料”和“功能薄膜新材料的先进制备技术及工程应用”两个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武汉理工大学---哈佛大学纳米联合重点实验室”等国际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依托这些重要的国际合作研究平台,实验室承担了一批国家重点国际合作项目。

本流动站现有博士生导师99人,并拥有一支朝气蓬勃、勇于创新的学术队伍,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千人计划”人选8人、“973”首席科学家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26人。

 博士后流动站主要包含为:

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硅酸盐材料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力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理学院

交通学院

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

 

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土木工程博士后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交通运输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航运学院

水路公路交通安全控制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矿业工程博士后

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党委办公室

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后

信息工程学院

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设计学博士后

fax027-87651131

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

马克思主义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党委办公室

 

工商管理博士后

 

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安全科学与工程博士后

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党委办公室

艺术学理论博士后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

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行政办公室

 

船舶与海洋工程博士后

交通学院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应聘流程

1. 应聘者请将个人详细简历(含学习、工作经历,博士期间主要学术工作内容,发表论文清单以及获奖等情况)并附相关证明材料E-mailyjs@job9151.com,并注明应聘相关的课题组博士后

2.初选合格者将通过电话或E-mail通知面试。